(四)出现反复
1959年夏季, 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 (简称 “庐山会议”)。会后, 江西和全国一样, 开展 “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在人民公社发展问题上, 搞基本上的队有制向基本上的社有制的过渡。1959年11月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人民公社在由基本队有制改变到基本社有制的问题上, 绝不能停滞不前, 应当从各方面加强工作, 积极创造过渡条件。1960年3月, 省委召开五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 会议根据中央精神, 决定采取积极态度, 加快人民公社从队有制向基本社有制的过渡。为了发展社有经济, 很多地方又从生产大队、生产队无偿调劳力、物资等, 兴建社办工业、社办农场、林场、畜牧场。许多地方又重新收回了已分给社员的自留地, 社员家庭饲养的猪、鸡、鸭又收归集体所有。直到11月, 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此风才被刹住。
由于人民公社是 “左”倾错误路线在农村的产物, 通过3年实践, 不但没有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反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1960年与1957年比较, 全省农业总产值年均下降3.4%。其中粮食总产量年均下降2.5%, 棉花总产量下降4.6%, 油料总产量下降14.3%, 猪肉总产量下降16.5%。后经整顿, 江西农业到1962年才开始逐步回升。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尽管江西农村经济处于滑坡状况。但是, 由于全省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团结奋斗, 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主要是在大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 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1958—1960年, 全省共兴修大、中、小型水利工程6.3万多座, 水利工程的总控水量达到280亿立方,90%的耕地都有了水利设施, 能抗旱80天左右的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能实行灌溉自流化和提水机械化的农田占63%。当时建设的大批水利工程,大部分至今仍发挥着很大作用, 这是应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