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上海金融市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上海金融市场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上海金融市场在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出现了像上海那样金融市场发达的金融中心。在抗日战争前的1935~1936年间上海金融业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银行存款占全国银行存款30%~40%,巨额资金在这里集散、吞吐,全国借贷利率和金银外汇行市以它为转移,它集中了数量众多、业务发达的各类金融机构,金融网络辐射到四面八方。金融市场门类齐全,品种具备,营业兴盛,交易量大。黄金市场的成交额,仅次于伦敦与纽约,大于法国、日本和印度。外汇市场的活跃,远非统制严密的日本外汇市场可比,上海银行吸收存款的总额也超过日本的大阪。那时的上海,不仅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并且是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中形成上海那样的金融中心,有几点值得重视:金融发展要求有统一的金融市场,要求有金融业的中心;开放的经济和外向的金融,促使金融中心的形成;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创立,高质量的金融从事人员,适当的制度条件,是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区域经济以至于全国经济的发展,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互为条件。 ☚ (三)外国在华银行势力的消长 中国古代货币和货币制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