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五𣖾”、“鹽麩子”、“鹽膚子”、“鹽梅”、“鹽球”、“木鹽”、“天鹽”、“叛奴鹽”、“酸桶”。木名。漆樹科,落葉喬木或灌木。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卵形至卵狀橢圓形。圓錐花序。核果球形,熟後紅色。種子榨油。木質堅硬細密,可加工精良木器。分佈於黄河以南及四川、雲南等省。始載於秦漢典籍。《山海經·中山經》:“[橐山]多𣖾木。”郭璞注:“今蜀中有𣖾木,七八月中吐穗,如有鹽粉著狀,可以酢羹。”《玉篇·木部》:“𣖾,木名,出蜀中,八月中吐穗如鹽狀,可食,味酸美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四·鹽麩子》:“〔釋名〕五𣖾、鹽膚子、鹽梅、鹽球、木鹽、天鹽、叛奴鹽、酸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