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学
❶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经学。南朝经师发展魏晋学风,《诗》用《毛传郑笺》,《三礼》用郑玄《注》,《周易》用王弼《注》,《尚书》用《伪孔传》,《左传》用杜预《注》。讲经重在阐发义理,贵有心得,不拘家法,兼采众说(包括郑学,王学以至玄学)。又受佛教聚众讲解佛经影响,盛行登台讲解儒家经典,或讲疏、讲义(口头讲经记录)或撰义疏(阐发经义比经注更详的著作),为唐代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主要依据。另南学重义理,取《礼记·中庸》发挥天命心性哲学,成为宋代理学的渊源。南学的代表人物有皇侃、费甝(hán寒)等,著作现存皇侃《论语义疏》。 ❷ 清国子监有南学、北学之名。以在本监肄业者为南学,在外肄业赴学考试者为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