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印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印章 取信之物;艺术形式之一。 约始于春秋末期。秦代以前称‘鉨’或‘ ‘印章’连称,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〇四年)。《唐书·舆服志》载:延载元年(公元六九四年),武后因恶‘玺’字音同‘死’字,故改‘玺’称作‘宝’。 另有信玺、记、朱记、合同、关防、符、契、信、押、花押、图书、图章等别称。秦代以前所取字体为大篆;秦代以后所取字体多为小篆。元代以前所取物质多为铜、玉;元代以后所取多为石。 另有金、银、骨、角等。主要用途有:验封简牍物件,作信物,佩带辟邪,作审美媒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