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子★★★ 00040名

zi 词的后缀。a. 附着在某些名词性成分或某些形容词性、动词性成分后面,组成名词。▷鼻子|珠子|席子|本子|胖子|乱子|夹子b. 〈口〉附着在某些量词后面。响了一阵子|两档子事|一下子另见zǐ。 子 1 zǐ ❶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一般指儿子。子孙|独生子|子女 →❷名人的通称。男子|女子|学子 ❸名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孔子|诸子百家 ⇒❹名古代贵族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公侯伯子男|子爵 ⇒❺名〈文〉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❻名子部。子书 →❼名动物的幼崽或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蚕子|鱼子 ❽ 形 幼小的;稚嫩的。子姜 →❾名某些植物的籽实。凤仙花结子儿了|瓜子|松子 ❿名 小而硬的颗粒状物体。棋子|算盘子|子弹 →⓫形派生的;从属的。子公司|子城|子堤 →⓬名〈口〉铜钱;钱。口袋里一个子儿都没了。 ○⓭名姓。用法说明义⊙口语中一般儿化。 子 2 zǐ
名地支的第一位。见“地支”。另见 zi。
字源解说 子,甲骨文 像一幅幼儿的线描,画出了幼儿的脑袋 、头发 、两脚 。有的甲骨文 简化字形,像幼儿两脚被裹在襁褓里,露出脑袋 ,挥动两臂 。造字本义:包裹在襁褓中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的幼儿。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籀文 综合甲骨文 和甲骨文 的字形。有的籀文 像坐在凳子 上的小孩 ,挥动着两手 。隶书 淡化了篆文字形 中襁褓婴儿的两手形象。“私”即“厶” * ,是头部朝下、尚未出生的神秘胎儿;“了” * 是刚出生的、性别确然可辨的幼婴;“子” 是挥动两臂、两腿包裹在襁褓中、尚不能独立活动的幼儿;“大” * 是顶天立地的成年人;“人” * 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的劳动者。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子,十一月,陽气動,萬物滋,人以爲偁。象形。凡子之屬皆从子。 ,古文子,从巛,象发也。 ,籀文子,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子,在十二地支之中,“子”代表十一月,这时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人假借“子”作称呼。字形像幼儿的形象。所有与子相关的字,都采用“子”作边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子”字,字形采用“巛”作边旁,巛,像幼儿的头发。 ,这是籀文写法的“子”字,头顶有头发,手臂与小腿都放在几案上。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子
【同音字】 zǐ z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