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
【生卒】:前179—前117 【介绍】: 西汉辞赋家。 字长卿。初名犬子,慕蔺相如之为人,改名相如。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 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非其所好。会梁孝王来朝,遂辞官,客游梁,与枚乘、严忌等文士为友。武帝时任为郎,两次奉命出使巴蜀,晚年为孝文园令。思想上有崇尚仙道倾向,幻想超脱人世进入仙境,“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轻举而远游。乘绛幡之素蜺兮,载云气而上浮。”(《大人赋》)追求长生不死,“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同上)其中列举的长生方术有食元气、茹芝草,不食五谷。他理想中的仙国和道境非常相似,“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廖廓而无天。视眩泯而亡见兮,听敞怳而亡闻。乘虚无而上遐兮,超无友而独存。 ”(同上)神仙境界是冲虚的,超感性的,所谓的仙人,实际就是道家的神人、真人,体现出神仙家与道家思想的合流。其渊源可追溯到《楚辞·远游》,它后来成为道教思想的组成部分。 《史记》卷一百十七、《汉书》卷五十七有传。《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25篇,已佚。 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