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孟子关于“异姓之卿”于国君有过不听劝阻时,则可离去的主张。
《孟子·万章下》:“齐宣王……请问异姓之卿。(孟子)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朱熹注曰:“君臣义合,不合则去。”异姓之卿同国君无亲亲之恩,与“贵戚之卿”(与王同宗族之卿)有所不同,守经行权,各有其分,不能采取“易位”的办法废弃国君而另立。屡谏君王而不听,唯有自己离去而已。孟子的见解反映了儒家的亲疏有别的伦理政治思想。
参见“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条。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