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泰
《周易》中的两卦名。 否、泰卦象相反,互相矛盾。否卦 ,坤下乾上,《序卦传》:“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天气不降,地气不升,天地不能相交,则万物闭塞。《彖传》:“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故否卦为凶卦。泰卦 ,乾下坤上,《序卦转》:“泰者,通也。”王弼《周易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者相交,万物和畅。《彖传》:“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与否,其义正相反。 《周易·杂卦》:“否泰,反其类也。”后世以“否泰”合用,指世道盛衰和人事通塞。潘岳《西征赋》:“岂地势之安危,信人事之否泰。”《易传》作者认为,否、泰矛盾对立,但可以相互转化,否极泰来,泰极而否。 参见“否终则泰”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