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散
中药名。 见《文山中草药》。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大钻、红十八症、红大风藤。为木兰科植物冷饭藤Kadsura oblongifolia Merr.的根或藤。 常绿木质藤木。 根的表皮灰褐色,内红色,有香气。茎有松而厚的软木塞样栓皮,除去外皮呈红色。 根与茎切断吹之均可通气。花期7~9月,果期10~11月。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湿润处。分布于云南等地。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文山中草药》:“甘,温。”祛风湿,和肠胃,行气止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腹泻,呕吐,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❶ 治肠炎,感冒:吹风散9~15克。水煎服,日服2次。 ❷ 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吹风散干藤粉末适量,调醋外敷患外;亦可内服,煎汤或泡酒。 ❸ 治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吹风散鲜叶适量,捣烂包敷患处(上3方出《文山中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