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衷:内心。 和衷:同心。 济:渡,过河。 [出处] 《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清·林则徐《覆奏保山匪案并无劣员调处片》:“惟其于仓卒遇事之时,犹能竭力筹维,和衷共济。 ”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茅盾《子夜》一〇:“李玉亭没有理会到,还想吴荪甫注意大局的危险,应该大家和衷共济。” ❷ 作定语。 沙汀《酒后》:“这种和衷共济的情形真是少有。” [同义] 同舟共济 同心协力 同心同德 [反义] 众叛亲离 分庭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