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咫闻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咫闻录 清慵讷居士著。有嘉庆丁丑自序本,上海进步书局印行的道光癸卯自序本。《咫闻录》最晚成书于嘉庆丁丑年(1817年)。《咫闻录》十卷《普依祠》中说:“此嘉庆十九年事,迄今已四载”,为书中最晚之明间纪录,与丁丑自序亦正合。《咫闻录》12卷,246篇,约15万字。作者在“自序”中谈了成书过程。作者自言平生“博闻强识”,“怪异之事凡可作人镜鉴自堪励策者辄记之不忘”,于嘉庆丁丑夏赋闲羊城期间,“积之月余,裒然成帙”。《咫闻录》大部分为志怪故事。但也有少量故事写现实的事。作者《自序》中说“凡可作人镜鉴自堪励策者”均笔之成篇。可见作者用意不在于像蒲松龄那样寄托孤愤,而在于劝惩,旨在学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因而内容或宣传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或宣传因果报应思想。神鬼之谈,名教之论居多。如有的“以为好色者戒”(《一言害三命》);有的宣扬“富贵利达之事,有数存焉,彼痴心妄想者,阅此一节,可醒愚昧焉”;有的宣扬“生死存之,皆归于命”。作者在每篇之后,一般都略加评论,以为警策。不过,《咫闻录》中也有反映现实的作品。如卷四《飞云》一则写浙江王先生,70余岁,一生温厚简默“见友人寄情云梦之事,则正言劝阻”。但最后却迷恋上妓女飞红,以至倾家荡产。作者说明“性不可改,爱不可移”的道理。但作者立意所在乃自我约束,以王先生“劝将来者”。 作品中也有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如《徐尚书墓奇四则》、《冯空行》中都反映了乾隆末嘉庆初的白莲教起义,“乾隆终年,盗贼风起,居民击坼巡警,夜不安枕。”“嘉庆之间,川梦教匪滋事。”《咫闻录》卷四《送钟》一则中写广东洋商向当地大户送钟被拒绝一事,反映当时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之发达,对外贸易之繁盛。 《咫闻录》追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尚质黜华”,记事简炼,但有时失于俗陋。总之,《咫闻录》是《阅微草堂笔记》之后,又一部较著名的笔记小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