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石窟
古代建筑。 亦名响堂寺。位于峰峰矿区,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 始建于北齐(公元550-577年),隋、唐、宋、明诸代均有开凿。共16座窟,有大、小造像4300余尊,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建筑、雕刻、绘画、书法艺术的宝库之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响堂山石窟位于鼓山南麓,有七座窟。分上下两层,上层五座,下层两座。 石窟是北齐佛教艺术的代表。近旁有正殿、配殿、靠山阁、古塔等附属建筑。 北响堂山石窟位于矿区和村镇东面的鼓山中部,有九座窟。分南、北、中三组。 “大佛洞”是石窟中最大的一座,宽13.3米,进深12.5米,坐佛高达8米左右。附近还有古塔及常乐寺(只留基址)等附属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