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厌(厭)★★★ 01637名

yàn ❶动满足。学而不厌|贪得无厌 →❷动觉得过多而失去兴趣,产生反感。武打片看厌了|百问不厌|厌烦|厌倦 ❸动 憎恶;嫌弃。厌战|厌世|厌恶(wù)|厌弃|讨厌用法说明右下是“犬”,不是“大”。
不喜欢;憎恶: ~世|学而不~,诲人不倦。 喜 xǐ ~新厌旧|~闻乐见。
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❶不喜欢,憎恶。 a.作补语。 我都看~了|吃~了。 b.在固定词组中可带宾语。 喜新~旧|不~其烦。 ❷满足。常用于固定词组中。 学而不~|贪得无~。 【近】 ❶憎 恨 恶 【词语】 厌倦 厌弃 厌世 厌战
字源解说 “猒”是“厭”的本字。猒,金文 = (肙,像大口利齿的猛兽头部……参考“熊”)+ (犬,猎物),表示肉食性猛兽猎食动物。肉食性猛兽捕获动物后可以一次性生食大量兽肉,但它们猎杀的大型猎物的体积,往往大大超过它们的食量;猛兽吃饱后对多余的兽肉失云兴趣,弃之不顾,或几天后再返回猎杀现场进食剩余的兽肉。野生动物对食物的本能追求,仅限于一次性满足的眼前生存目标,一旦吃饱,对多余猎物就不再保持兴趣,无论多余多少,也无论当初为猎物付出多大代价。篆文 将金文的“口” 写成“甘” ,强调享用美食,同时误将金文字形中大口利齿状的 写成“肉” 。当“猒”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 再加“厂” (山崖)另造“厭”代替,表示肉食性猛兽吃够兽肉后将多余兽肉弃之山崖。造字本义:肉食性猛兽吃够猎物的兽肉后,对多余的兽肉失去兴趣。俗体楷书 省去正体楷书中的 ,字形变成“犬在岩下”的结构。由于“厭”与“壓”的字形、读音相近,古籍中常假借“厭”(厌)代替“壓”(压)。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厭,笮也。从厂,猒聲。一曰合也。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厭,压榨。字形采用“厂”作边旁,“猒”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厭”是相合的意思。 引申线索

字源解说 “猒”是“厭”的本字。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猎物。猒,金文--/029yan(benzi)/21jin00.gif)  (不是“肙”,像猛兽的圆头和大口利齿,表示噬咬、吞食——参见“熊”* 的金文字形) (犬,猎物),表示肉食性猛兽噬咬、吞食猎物。肉食性猛兽捕获动物后可以一次性生食大量兽肉,但它们猎杀的大型猎物的体积,往往大大超过它们的食量;猛兽吃饱后对多余的兽肉失云兴趣,弃之不顾,或几天后再返回猎杀现场进食剩余的兽肉。野生动物对食物的本能追求,仅限于一次性满足的眼前生存目标,一旦吃饱,对剩余的猎物就不再保持兴趣,无论剩余多少,也无论当初为猎物付出多大代价。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口” 写成“甘” ,强调享用美食;同时误将金文字形中大口利齿状的 写成“月” (肉),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异体字“ ” 又误将“甘” 写成“ ” 。造字本义:动词,肉食性猛兽吃够猎物的兽肉后,对多余的兽肉失去兴趣。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猒”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 再加“厂” (山崖)另造“厭”代替,表示肉食性猛兽吃够兽肉后将多余兽肉弃之山崖。古籍多以“厭”代替“猒”。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猒,飽也。从甘,从肰。 ,猒或从 。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猒,饱足。字形采用“甘、肰”会义。 ,这是“猒”的异体字,采用“ ”作边旁。
【字族索引】 厌 犬
【同音字】 y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