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等人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等人制 元朝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 分人为蒙古、色目、汉、南人四等,地位、待遇皆不平等。凡中书省丞相必用蒙古勋臣,间用个别色目人亲信,汉人不能充任。平章政事多用蒙古、色目人,一般不用汉人,行省丞相、平章及达鲁花赤亦同此例。枢密院长官(即知院,执掌兵权)、御史大夫等皆不授汉人。 南人地位最低,甚至不能充任廉访司书吏。科举入仕对汉人、南人亦多加限制。 蒙古人与汉人争执冲突,被殴汉人不许还手,乘醉打死汉人,无需偿命。同样犯罪,蒙古、色目人量刑较轻。在中原、江南皆驻军监视、防范,严禁汉人、南人执兵器,习武,围猎,祈神赛社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