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回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回纥 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隋时为反抗突厥的压迫,由韦纥、仆固、同罗、拔野吉等部结合而成。唐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过著游牧生活,擅长骑射,民性勇敢。唐灭东突厥后,回纥逐渐南移,同唐的接触密切起来。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了回纥各部,控制著东自黑龙江上游西至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骨力裴罗被唐册封为“怀仁可汗”,接受唐中央政府的领导。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帮助唐朝平定叛乱。公元788年,“回纥”改称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回鹘族大部分向西迁入今甘肃、新疆等地。回鹘人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和茶,爱好汉族的诗文。回鹘诗人坎曼尔的诗句“古来汉人为吾师”是两族人民之间深厚感情的反映。元、明时“回鹘”被称作“畏兀儿”(今译“维吾尔”)。清乾隆时,维吾尔人民积极支持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