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佛教用语,指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出处] 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太宗)既至,处分之外,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及西域演先圣遗芳故迹,皆引经酬对。” [功能、例句] ❶ 作主语。宋·钱明逸《南部新书·序》:“忠鲠孝义,可以劝臣子;因果报应,可以警愚俗。” ❷ 作兼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四回:“说起来,话长得很,这里还像有点因果报应在里面呢。” [附条] “报应”。曹禺《雷雨》。 [同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