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力常新
中国古代的传统地力观。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汉代《论衡·率性》:“夫肥沃 埆,土地之本性也。肥而沃者性美,树稼丰茂; 而埆者性恶,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其树稼与彼肥沃者相类似也。”宋代陈旉《农书·粪田之宜》:“或谓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语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抑何敝何衰之有?”这种进步的地力观2000余年一直贯穿在中国的传统农业中,起著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