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均田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均田论 中国封建社会中主张国家以分配土地来稳定社会劳动力,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的经济思想。 源于北魏李安世的均田疏及据此而于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的均田诏。北魏政权巩固后,为安置返乡农户,争取受堡坞大地主荫庇的农业劳动力,以发展社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推行均田之法。规定田分露田,不得买卖;桑田,准其世袭或买卖,但不得超过应得分额。分得土地的农户须按规定纳税,还田后可免除纳税义务。 把土地、农户、赋税三者结合在一起。主张以土地的分配作为国家赋税征收的依据,以土地与劳动力的结合来稳定国家的纳税人户,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唐前朝亦以此为指导思想,推行均田制。后因口分田累受不还,永业田的面积又日益增大,可授之田日减而趋于消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