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封建时代在特殊情况下,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指太后掌握朝政。 听:治理。 听政:帝王或摄政的人上朝听取臣子报告,并决定政事。 [出处]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高宗纪下》:“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宋·王偁《东都事略·韩琦》:“英宗暴得疾,慈圣后垂帘听政。”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回:“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 ❷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黎烈文《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翌日,郭威帅百官请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附条] “垂帘”。梁启超《谭嗣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