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婚制
【释文】: 外婚制也称“族外婚”,是原始社会中的一种婚姻形式。 它严格规定禁止本氏族内男女结婚,只能在外氏族男女间选择配偶。在原始社会中,由于排除兄弟姊妹间的通婚,原来的血缘体分裂为两个集团,即男子结婚组和女子结婚组,他(她)们都必须分别与外族的女子或男子通婚。于是就出现了外婚制,并直接导致氏族的产生。 因此,外婚制是氏族制度存在的前提和识别的标志。 从普那路亚婚开始,是以后次第发生的婚姻形式(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的通则。外婚制的出现,有助于人类的发育和繁衍,并可加强各通婚氏族间的联系。我国宗法制度下的“同姓不婚”,是氏族外婚制的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