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八寺
习称地区名。 在中山北一路、水电路、逸仙路与邯郸路交会处。1984年由宝山县江湾乡划入虹口区,与杨浦区紧邻。 早年属江湾乡农田,自1917年体育会路、1922年翔殷路、1926年水电路等相继筑成后,大八寺成为由市区北通宝山、吴淞,东通新市区中心的交通枢纽。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大八寺成为日军设岗封锁的要道。 据传竖有“大八迁”木牌,意为监视岗之意,后被居民读成大八寺,以后更有大八字、大白寺、大八寺等同音叫法,解放前夕祥生汽车公司站名即标为“大白寺”。解放后,大八寺交通繁忙,1958年中山环路修建后,成为通向吴淞工业区和江湾五角场的孔道。 1986年每日汽车流量14800辆,自行车14000辆。有51路、52路、101路、217路、302路公交车通往吴淞,9路电车东通五角场。在大八寺中心地区建有三幢高层的沪办大厦与30层贸海宾馆。1988年10月改名为“大柏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