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鲱
硬骨鱼类。 鲱形目,鲱科。体颇似太平洋鲱,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二者应是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两个亚种。 俗称“鲭鱼”或“沙丁鱼”。 体近纺锤形,稍侧扁。 口裂后缘不过眼后缘。各鳍无棘,一个背鳍,尾鳍叉形。 脊椎骨54-59枚,平均57枚;太平洋鲱脊椎骨平均54枚。主要分布于北大西洋。 系沿岸集群性冷水中上层鱼类,栖息水深至200米。 主要食浮游动物(如磷虾、糠虾),也食小鱼、栉水母和翼足类等。体长通常为20-25厘米,大者可达40厘米。寿命较长,达20-25岁,群体更新比较缓慢。 是大西洋沿岸产量高且很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可鲜食、盐制和冷冻。1954年年产曾达到300余万吨,以后产量下降。 1987年为鲱形目中已开发的第4位。20世纪80年代,其年产量降至120-160万吨。现在已出现捕捞过度,资源有所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