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拳种名。 创始于清初期。乾隆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用宋代周敦颐《周子全书》中阐发《易经》太极阴阳的哲理以解释拳理,撰定《太极拳论》,因而得名。最早传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创编人为陈王廷。迄今己衍变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五个流传较广的派别。太极拳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又结合古代导引、吐纳之术,讲求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要求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功拳”之一。它还运用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 作为武术,太极拳已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之术。近百年来,在中国和世界各国逐渐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