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形怪状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形容形状稀奇古怪,与众不同。 [出处] 唐·吴融《太湖石歌》:“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谢觉哉谈写字》:“字,写得清楚,人家容易看;写得美,人家喜欢看。常常有些来信或文稿,字不只潦草,而且奇形怪状,看起来是灾难。 ” ❷ 作定语。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打著桥下奇形怪状的石头,水沫喷得老远。” [附条] “奇形异状”。《晋书·温峤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