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西南部,乌江南源三岔河上游。 北部、西部和南部与云南省毗连。自治县土地面积6193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多。 其中,彝族7.3万多人,回族5.7万多人,苗族4.9万多人,还有布依、白、水、汉等民族。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其地旧名巴凡兀姑,后名巴的甸。 汉代属犍为郡 自唐至宋,号为乌撒部。 元至元十三年(1276)立乌撒路,后改军民总管府。 明洪武初改乌撒军民府,十五年(1382)置乌撒卫,隶云南都司。永乐十二年(1414)改隶贵州都司。 清康熙三年(1664)设威宁县。1954年11月11日建立自治县。乌蒙山纵贯县境。属高寒山区。 经济以农业为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荞麦。出产优质苹果和茶叶。畜牧业占重要地位。食草牲畜数量居贵州之首。 特产火腿、黄梨等。境内草海为贵州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水产丰富,风景优美。 建立自治县以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全县各乡都通公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