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孔子税收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孔子税收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政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他的税收思想体现了道德政治特色,提倡节用,反对聚敛。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有若为孔子学生,他的话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强调发展经济,培养税源。 孔子税收思想为后儒所继承,西汉武帝以后,孔子思想成为二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因此,他的税收思想对历代封建政府税收政策的制定有很大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