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朝统一南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朝统一南方 宋朝初年按先南后北方针,先后扫灭或迫降南方各割据政权。 宋朝立国之初,仍然面临四分五裂局面。南方有南唐、后蜀、吴越、闽南、荆南、湖南、南汉等政权。北方河东地区还有一个北汉政权。 赵匡胤与赵普等几经商议,深知北汉虽近在肘腋,而有契丹为援,一时难下。如果留作缓冲,以隔契丹、西夏,未始无益。待全力削平南方诸国,用南方财赋充实国力,再出兵北汉,进而规取燕云,将会更有把握。宋朝遂决定统一步骤将先南而后北。963年(乾德元年)宋军南下两湖,借道荆南,攻取湖南,先后平服两地。 此役十分顺利,又可深入南方,从而揭开统一南方战争的序幕。 965年宋军王全斌、曹彬所部攻入四川,进围成都,后蜀军溃,蜀主孟昶奉表请降。 至971年(开宝四年)宋军直下岭南,攻入广州,南汉后主刘 赵匡胤召南唐主李煜入朝,不从。975年派大将曹彬率师渡江,攻破金陵,李煜出降。吴越国王钱俶早与宋朝通款,并于赵匡胤在位时曾亲自朝觐。978年(太平兴国三年)钱俶再次入朝,被迫上表献地,吴越亡。同年,闽南陈洪进入宋觐见,也被迫纳地请降。至此,南方诸国悉平,割据局面结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