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正
官名。 1.为宫中诸官之长,掌管王宫中的戒令、纠察等。见《周礼·天官·宫正》。 唐朝也设宫正,为正五品。《新唐书·百官二·宫正》:“宫正掌戒令、纠禁、谪罚之事。”明朝设宫正司,宫正一人,正五品,掌纠察宫闱、戒令谪罚之事。见《明史·职官三·女官》。 2.指御史中丞。三国时魏文帝黄初四年,改御史中丞为宫正。《三国志·魏书·鲍勋传》:“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宣王并举勋为宫正,宫正即御史中丞也。”《后汉书·百官三·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一人,千石。本注曰:御史大夫之丞也。” 3.北周设此官,为太子属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