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威特 |
释义 | [Kuwait] 1、正式名称科威特国。科威特国旗位于波斯湾西北沿岸,面积:17,818平方千米。人口:约2,275,000(2001)。首都:科威特市。人民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语言:阿拉伯语(官方语言)、波斯语和英语。宗教:伊斯兰教(国教)。货币:科威特第纳尔。除了科威特湾西端的杰赫拉绿洲以及东南部和沿海一带有一些沃土外,大部分是沙漠;年降雨量仅有25~180毫米。全国有1/12的土地用于放养牲畜,包括绵羊和山羊。科威特几乎没有适合农耕的土壤,但该国蕴藏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其经济的基础。据估计科威特的石油储量占全球储量的1/10,排名第三,仅次于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政府形式为君主立宪政体,有一立法机构。国家元首暨政府首脑是埃米尔,由首相辅佐。科威特湾的费莱凯岛曾有过一个古文明,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第3千纪。此文明一直繁盛到公元前1200年才从历史记载中消失。公元前4世纪时,希腊人在此建立殖民地。1710年阿拉伯半岛中部的游牧部落阿尼赞人建立了科威特市。1756年萨巴赫王朝的阿布德·拉希姆成为酋长,是此后持续统治科威特的家族第一人。1899年为了遏制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势力扩张,科威特同意让英国控制它的外交事务。1914年与奥斯曼人爆发战争后,英国将科威特建立为保护国。1961年科威特脱离英国,取得完全独立,但伊拉克宣称拥有科威特的主权。英国于是派兵保护科威特,后来阿拉伯国家联盟承认科威特的独立地位,伊拉克才放弃它的领土要求。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期间,科威特大量贷款给伊拉克。后来在谈判如何偿还战争债务时关系破裂,1990年伊拉克军队入侵并占领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在次年把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见波斯湾战争)。科威特1,300多座的油井约有近半数遭破坏,重建之路遍布荆棘。 2、又称科威特市(Kuwait City)。科威特首都。位于波斯湾上端,建于18世纪,是依靠海运和商队运输的贸易中心。1957年前有一座土城墙包围着,把它与沙漠隔开。面积只有13平方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发展起石油工业,科威特市转化成现代大都会,全国的人口几乎都集中在首都附近。1990~1991年伊拉克占领期间以及波斯湾战争期间,城市遭到严重破坏。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101873条汉语词条,其功能类似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各类汉语词典,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