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韦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概况】: 异名 破血丹、小蛇头草(《湖南药物志》),飞惊草((贵州民间药物》)。 基源 为水龙骨科石韦属植物相异石韦的地上部分。石韦属全世界约70种,中国约45种。 原植物 相异石韦Pyrrosia assimilis(Bak.)Ching(Polypodium assimile Bak.),又名相似石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植株高5~20cm;根状茎长而横生,密被披针形棕褐色鳞片,鳞片顶端渐尖,边缘具疏齿。 叶近生或远生,一型;叶柄无或有短柄,基部有关节,密被鳞片;叶厚革质,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9cm,宽3~6mm,顶端短尖,基部渐狭并下延于叶柄,全缘;上面有小洼点,幼时上面被灰白色星芒状柔毛,后则脱落,下面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星芒状长柔毛;中脉在下面隆起,小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圆形,沿叶背中部以上的中脉两侧各排成3~4行,幼时有星状毛覆盖。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67页.图53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70~1200m的林下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 。【药性】: 性味 苦、涩,凉。 功效 镇痉,利尿,止血。 主治 小儿惊风,外伤出血。 ❶ 《贵州民间药物》:“止血,镇痉。” ❷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利尿,镇痛,止咳,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取叶背孢子粉撒。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贵州民间药物》:“治疯痫:飞惊草根60g、川乌、草乌、南星各15g,血竭12g,自然铜(醋煅)9g,里竹根90g,滑石30g,硼砂15g。用酒泡,每服12g,1日3次;若患者体强,或病重者,均可酌量增多。” 单方应用 《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刮取飞惊草叶背面的黄粉敷伤处,能止血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