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尚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尚书
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上代以来之书,故名。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有些篇如《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等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 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两种。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的合编。 《尚书》中保存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注本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等。 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章奏,地位逐渐重要。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分曹办事。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三公权力大为削弱。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隋代始分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职权益重。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元代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 明初犹沿此制,其后废中书省,径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清代相沿不改,晚清更有增设,如外务部、邮传部等,继又改尚书为大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