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上面屋破漏水,住在下面的人一定知道。 |比喻在上位者干了坏事,下面的人一定能察觉。|表示居官行事不可不慎。 语出汉·王充《论衡·答佞篇》:“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漏大,下见之著;漏小,下见之微。 ”《梁书·武帝纪下》:“大同二年五月癸卯诏曰:‘古人有言: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朕所钟过,不能自觉。’”《南史·江子一传》:“自右丞上封事,极言得失。武帝甚善之,诏曰:‘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其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 ’”唐·王泠然《论荐书》:“抑又闻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报国之重,莫若进贤。”《宋史·王伯大传》:“陛下试反于身而自省曰:‘吾之制行,得无有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者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