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五味子
【概况】: 异名 老米酒(《昆明民间草药》),冷饭子(《贵州药用植物名实录》)。 基源 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珍珠荚蒾的树皮,果实,根,叶。荚蒾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约74种。 原植物 Viburnum foetidum Wall.var.ceanothoides(C.H.Wright)Hand.-Mazz. 形态 灌木,高达1~2.5m。 茎直立,带棕红色,小枝多数被有粗毛,老枝渐无毛,具近圆形的皮孔。单叶对生,排列紧密,叶片倒卵形,长12~21mm,宽9~15mm,先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叶缘有浅波状钝齿,叶脉于下面凸出,被毛;叶柄长3~6mm。聚伞花序复排为圆锥状;花白色,花梗长不及3mm;花冠管状,先端5裂,裂片钝圆;雄蕊5。 核果红色,熟后色深,椭圆形,长约5.4mm。种子1枚,长椭圆形,具5棱,表面常粘附果肉。 花期4~6月,果期9~12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2卷.80页.图版16∶46)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野、山地灌丛中及林缘,路边。分布于中国西南部。 。【生药】: 采集 果实秋季采收,根、叶、树皮全年可采,晒干。 根除去须根后,洗净,切片,晒干。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蛀。 。【药性】: 性味 酸、甘,平。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酸、微甘,平。” 功效 清热,解表,凉血,止咳。 主治 感冒头痛,白口疮,风热咳嗽,刀伤出血。 ❶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表,止咳。治头痛,周身疼痛。” ❷ 《贵州药用植物名录》:“清热凉血,疏风止咳。治白口疮,风热咳嗽,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热咳:蜂蜜溶化后,将山五味子(研末)放入搅匀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