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 坎坷
崎岖qíqū 坎坷kǎnkě 形容词。 形容道路不平,难行。 “崎岖”强调路凹凸多,起伏大,有狭窄、险峻的意味。例如:“在崎岖的山路上,化爷时不时拉我一把,跳过山涧,爬上山崖”(碧野:《情满青山》);“从山上通往井冈山只有一条崎岖曲折、用几千层石阶垒成的傍山险道”;“正义的路是崎岖的路,它只欢迎勇敢的人”(《沫若剧作选》)。 “坎坷”含有“坑坑洼洼,硬土块又多又乱”的意味。 例如“蓝天下,群山中,崎岖坎坷的羊肠小路上,队伍在行进”(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第二天清早,我们便沿著崎岖坎坷的道路驱车前往”(《光明日报》,1979.4.22);“想到我们青年时代所走过的坎坷不平的道路,我深深感到我们更有责任去爱护他们,关怀他们”(巴金:《探索与回忆》)。 “坎坷”比喻地用来表示“不得志”的意义时(如说:“他半世坎坷”),和“崎岖”没有同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