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中国古代官名。
上古传说,全国分为12州或9州,其长则称牧。西汉分全国为13部(州),各置刺史1人。
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改刺史为州牧,位次九卿,秩二千石。至哀帝初复行旧制,末年又改为州牧。光武灭新,仍行刺史旧制。至东汉末年为镇压农民起义,遂升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成为地区最高行政长官。魏晋以后,仍改称刺史。州牧之名此后虽不复存在,但隋唐京畿之地方长官仍称雍州牧。宋则于开封府置牧,亦沿其例,清代知州已降为府以下与县略等之地方长官,而在文字上犹尊称知州为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