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的施行、情况的出现频率很低。 义即“很少”、“极少”。也作“稀”。 ❶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论语·季氏》)——句义:天下混乱,那么制礼、作乐(yuè)、出兵讨伐之事便由各诸侯王自行决定。由各诸侯王自行决定,大概传到十代很少能不失位的;如果由诸侯王的大夫自行决定,传到五代很少能不失位的;由大夫的家臣掌握了国家的命运,传到三代很少能不失位的。 ❷ 犹人家之有鼠也,伏匿希出,非可常见也。(《论衡·遭虎》)❸ 乱离岁久,朝典不存,后生年少,希闻旧则。 (《陈书·高祖本纪》)——朝典:朝廷的典章文献。 旧则:原有典章制度。 ❹ 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后汉书·独行列传》)——使驿:驿站传送文书的人。 ❺ 性清约,独处一室,稀与妻子相见。(《南齐书·关康之传》)——清约:清廉俭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