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常平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常平仓 中国历代封建官府为贮粮备荒、调节粮价而设置的仓库。 始于战国时魏李悝的平粜和汉桑弘羊的平准。西汉宣帝王凤四年(公元前54年)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在边郡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余以利农,谷贵时减其价而粜,名常平仓,民便之”(《汉书·食货志》)。 元帝二年(公元前47年)因各方反对作罢。 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改作常满仓,以后各代多有仿行,但兴废无常。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设常平仓于各地。唐初也设置,中经刘晏整顿常平法,颇见成效。 以后历代,有的承袭,有的更换,涵义也有所不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