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高图
【作品赏析】: 此图画炉峰瀑布景色,山峦层叠,草木茂盛,近景坡头立一人遥望瀑布,比例虽小,却很突出,正是“高山仰止”的点睛之笔。 画法仿王蒙,谨细而文秀,气势的雄伟似又超过。画面上部沈周自题“庐山高”(篆文)三字,并古体长诗一首:“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踞,岌乎二千三百丈之宠 ”,“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日夕吞吐乎其胸,回厓杳嶂鬼手擘,磵道千丈开鸿蒙……”感情激越,气势豪荡。末尾自识:“成化丁亥端阳日,门生长洲沈周诗画,敬为醒庵有道尊先生寿。”是沈周四十一岁(1467)为他的老师陈宽(字孟贤,号醒庵)祝寿而画的巨帧杰作。 陈氏祖籍江西,故取庐山之高以为祝颂,选材、立意都是颇具匠心的。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长洲相城(今江苏吴县)人,出身于吴门书画世家,一生读书不仕,在家庭和师友的教育薰陶下,培养了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他书学黄山谷,挺拔苍劲;画山水、花卉和人物,无一不工。中年画法谨细,晚岁笔墨粗简,并能融汇宋元各家,自成一体,为明代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文征明、唐寅都曾出入他的门下。 由于他的带动和影响,吴门许多名家也都兼长诗文书画,因而形成了文人画的一代新风。。  明 沈周 轴 纸本淡设色 纵193.8厘米 横98.1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