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廉颇仍愿为赵国将帅,魏将吴起因西河将为秦吞没而哭泣。 两典皆出于战国时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主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又《吕氏春秋·长见》:“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窃观公子意,视释天下若释 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先见而泣也。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云:“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后人以“廉公思赵”作为眷恋。图报故国的典故,以“吴子泣河”作为悲去故国的典故。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