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
【介绍】: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yǚ)、应玚(yáng)、刘桢,汉末建安时期著名文人。 曹丕《典论》中曾以此七人并举,加以赞扬。因同居邺中,亦称“邺中七子”。 孔融(公元153-208年),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曾任北海相,后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为人恃才负气。文风锋利简洁,多讥嘲之辞,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明人辑有《孔北海集》。陈琳(?-公元217年),文学家。 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从袁绍,后附曹操,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 能诗,《饮马长城窟行》反映人民役苦,真切生动。明人辑有《陈记室集》。 王粲(公元177-217年),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以博洽著称。 先在刘表帐下,后为曹操幕僚,官侍中,诗文在七子中成就较大,与曹植并称为“曹王”,明人辑有《王侍中集》。 徐干(公元170-217年),哲学家、文学家,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西南)人。 官五官中郎将文学。善辞赋,能诗。 现存著作《中论》。反对当时流行的训诂章句之学。 后人集有《徐伟长集》。阮瑀(约公元165年-公元212年),文学家。 字元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在曹操帐下,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仓曹椽属。 善作书檄,亦能诗。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应玚(?-公元217年),字德琏,汝南(今汝南东南)人。 以文章见称。 曹操征为丞相椽属,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曹丕曾称其才学足以著书,但传世作品不多。 明人辑有《应德琏集》。刘桢(?-217年),文学家。 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为曹操丞相椽属。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称“曹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