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甲曳兵
【释义】: 甲:古代作战时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做成。 曳:拖著。兵:兵器。 丢弃铠甲,倒拖兵器。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成语出处】: 《左传·宣公二年》:“瞛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例句】: ❶ 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楚霸王兵败被逼垓下,张良一支箫在清风明月之夜吹出那离乡背井的哀怨凄绝的调子。霸王的兵士皆思乡念家,为之感动泣下,终至弃甲曳兵而逃散。” ❷ 蔡东藩等《民国通俗演义》二八回:“杀得冷军左支右绌,只好弃甲曳兵,败阵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