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
(shì) 式样;格式。 《北史·周高祖本纪》:“议权衡度量,颁于天下,其不依新式者,悉追停之。” 仪式。 如:开幕式;阅兵式。 榜样;模范。曹操《置屯田令》:“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 科学中表明规律的一组符号。
如:分子式;方程式。 法式;规格。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式均节财用。” 通“轼”。古代一种敬礼。见“式闾”。 通“试”。使用。
见“式穀”。 通“拭”。 揩拭。《荀子·礼论》:“不浴,则濡巾三式而止。” 通“栻”。占卜用具。 《史记·日者列传》:“分策定卦,旋式正棋。” 发语词。 《诗·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语法范畴之一。 也叫“语气”。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说话人对行为动作的态度。如:“这是一首很好的诗。”是陈述式;“谁写的?”是疑问式;“你先念一遍吧。”是祈使式;“这首诗写得真不错!”是感叹式。现代汉语用语调和语气词表示各种式。 中国古代规定官署公文程式的法规名称。《新唐书·刑法志》:“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秦墓竹简》中有《封诊式》。
西魏文帝大统十年(公元544年)编成《大统式》。隋以后律、令、格、式并行。明清两代的会典包括过去的式,不取式的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