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衡山县志
现存最早的衡山县志。 6卷。明刘熙修,何纪等纂,周镗续修。 刘熙,江西南昌人,成化十七年至弘治元年(1481-1488)任衡山知县,嗣升衡州府通判。何纪,广西马平(今柳江县)人,成化十七年任衡山县儒学教谕。 周镗,安徽当涂人,弘治十年(1497)任衡山知县。是志上承成化九年(1473)知县李 纂修之《衡山县志》,续增成化、弘治两朝史事,刘熙重修于弘治元年,何纪与县儒学训导王肇任编辑校正事,但此本未见传世;弘治十年至十二年间,经周镗续修增补刊刻行世。 纪事止于弘治十年。为衡山二修县志。 志文分37门,门下尤目,始于建置沿革,终于诗文,约8万字。体例简明,内容丰富,纲目次第悉遵明《一统志》而加详。 但稍嫌门类芜杂,部分门类缺图少文,有所疏漏,亦不符志例。惟于衡岳编织极详,录纪诗文2卷几占全书之半。 弘治间所刻传本仅一部,藏北京图书馆;另有民国十三年(1924)衡山康和声校刻本和康氏手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