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不胜衣
胜(旧读shēng。 ):承受,支撑。 形容人瘦小柔弱得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语本《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jí),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瘠:瘦。 )《红楼梦》第三回:“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 也作❶ 【如不胜衣】。《礼记·檀弓下》:“晋人谓文子知人。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 ”《南史·周敷传》:“敷形貌眇小,如不胜衣。” ❷ 【若不胜衣】。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臣敢言赵武之为人也,立若不胜衣,言若不出于口。”《世说新语·言语》“嵇中散语赵景真”刘孝标注引嵇绍《赵至叙》:“至字景真,长七尺三寸,洁白黑发,闲详安谛,体若不胜衣。”明·归有光《通政立斋王先生寿序》:“见先生孱然儒者,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略无矜气与态色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