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家之基也
执政者的德行,乃是国家和家族存在的基础。 这句话主要阐述儒家的关于执政者重德行而轻财货的命题。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当时晋国仍为北方霸主。 晋大夫范宣子执政以后,对北方诸侯国施行“重币”征敛,郑国大夫子产致信范宣子,指出“重币”征敛将毁坏国家和家族的根基,只有立德、立名才能使国和家有稳固的基础,有美德,才能有美名,所以又说:“令名,德之舆也。”范宣子终于接受子产的建议,决定实行“轻币”,减轻对诸侯的征敛。德政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特征。孔子曾反复论及德政的问题。他明确地提出要“为政以德”。 德政思想贯穿儒家全部理论体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