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性情三品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性情三品说 唐代韩愈的人性学说。 是董仲舒“性三品说”的继承和发展。认为人有“性”与“情”之区别,“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 性的具体内容为仁、义、礼、智、信等五德,人人具有,但天生有差异。按差异程度,可分为上、中、下三品。 情的具体内容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随著人性三品的差异,人情也有三品:上品之情完全符合封建社会道德原则;中品之情基本符合;下品之情,任情而动,则不符合。 但通过教育,上品可以“就学而愈明”,下品可以“畏威而寡罪”,从而达到“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的目的。性三品说到宋、明时仍有很大影响,为宋明理学提出“气质之性”、“天理人欲”之说开了先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