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自得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形容悠闲从容,心情舒适。悠然:闲暇舒适的样子。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 [出处] 汉·班固《东都赋》:“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唐·房玄龄《晋书·王猛载记》:“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黄河浪《故乡的榕树》:“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或是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嬉戏,自有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❷ 作状语。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主角》:“他悠然自得地看著戏,间或向身边的人发上几句议论。” [附条] ❶ “悠然自适”。宋·陆游《中丞蒋公墓志铭》。 ❷ “悠然自在”。 王润滋《卖蟹》。 ❸ “悠悠自得”。《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同义] 怡然自得 自得其乐 优哉游哉 [反义] 惶恐不安 如芒在背 如坐针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