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晓阳兮燎寤,乃自兮在。
【集校】: 洪兴祖:意晓阳兮燎寤,乃自 兮在 。 校语:燎,一作半,《释文》作憭。 ,一作眎。 在,一作存。自 ,一作息轸,恐非。 黄省曾:意晓阳兮燎寤,乃息轸兮存 。 明繙宋本:意晓阳兮燎寤,乃自 兮存兹。校语同洪本。 朱多煃:同黄本。 庄允益:意晓阳兮燎寤,乃息轸兮在 。 闻一多:阳,读爲畅。《文选》王子渊《洞箫赋》“时横溃以阳遂”,注曰“阳遂,清通貌”,朱骏声亦云“阳”借爲“畅”。晓畅犹通达也。 (《蜀志·诸葛亮传》曰“晓畅军事”,即通达军事。)《佩文韵府》十一轸引此正作“晓畅”。 “自 ”当从一本作“息轸”,并字之误也。 (自,即“息”之坏。 俗书“轸”或作“ ”,故误爲“ ”)。轸者,《考工记·舆人》曰“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舆下之材,合而成方,名曰轸。 意义扩大,则通谓舆爲轸,又或直呼车爲轸。(《后汉书·左周黄列传论》“往车虽折,来轸方遒”。《九歎·远游》“结余轸于西山兮”,轸,一作车)。 “息轸”犹停车也。 班彪《冀州赋》曰“遂发轸于京洛”,犹发驾也。车止谓之息轸,犹车发谓之“发轸”矣。 朱燮元本,大小雅堂本作“息轸”,不误。 黄寿祺:晓阳,犹晓明。按,阳字古亦作“阳”,形与“明”字近,晓明讹作“晓阳”。(见《中文大辞典》) 。【集释】: 王逸:心中燎明,内自觉也。 徐自省视,至此处也。 洪兴祖: ,视也,当作诊。 黄寿祺:燎寤,即“憭悟”,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