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戊戌变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戊戌变法 又称戊戌维新。 清末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因发生在农历戊戌即1898年,故名。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加剧。1895年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在北京发动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上书光绪帝,反对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提出迁都抗战、变法图强等政治主张。后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各地设立学堂和报馆,宣传变法维新。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列强阴谋瓜分中国日亟,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1898年光绪帝接受维新派的变法主张,6月11日颁发维新法令,推行新政。 但此举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坚决反对,他们操纵军政实权,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残杀谭嗣同、康广仁、林旭等6位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 变法新政仅历时103天而惨败。 历史证明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